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客座专家 正文

罗晓容-客座专家-博导

作者:时间:2019-10-20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罗晓容,研究员。油气地质学,侧重油气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在运移研究理论认识到定量评价、从微观实验观察到盆地尺度宏观分析、从机理到模型再到宏观描述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专著3部,科学论文98篇,其中SCI论文28篇,SCI他引270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任中国地质学会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油气运移学组组长。《地质科学》、《石油实验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天然气地质科学》、《中国海上油气》、《石油学报》、《断块油气藏》编委。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973课题、86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项目。

长期从事油气地质基础性研究和我国含油气盆地内油气勘探所涉及的基础地质分析。曾在我国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大港油田、江汉盆地、莺歌海盆地承担多项研究课题。深入地研究泥质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针对我国复杂的盆地构造和沉积相变化特征,提出分区块压实信息叠合分析方法,可有效排除难以预见的地质因素对沉积岩成岩作用的影响;设计和研制数值盆地模型并分析和研究了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盆地模型的适用性和建模的方法;研究不同盆地内异常压力的分布特征,提出多种在实际盆地内较为重要的增压机制;研究地下异常压力与温度场、应力场间的耦合关系,以盆地模型作为定量的研究工具,研究含油气盆地内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有关的问题;从沉积盆地内异常压力产生和消散的统一性的角度,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和研究流体渗流过程及特征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盆地内热流体活动的动力学分析。从动力学角度量化分析含油气盆地内运移和聚集,建立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体系,并运用于实际盆地的油气成藏及勘探评价。

二、受教育及工作经历

(一)受教育经历

1978.2-1982.1 大学生,石油地质学专业,西北大学地质系。

1982.2-1984.12 硕士研究生,石油地质学专业,西北大学地质系。

1991.9-1994.5博士研究生,地球物理学专业,法国科学技术中心蒙波利埃地质与地球物理中心(Centre Geologique et Geophysique du CNRS a Montpellier, France

(二)工作经历

1985.1-1986.6助教,西北大学地质系。

1986.6-1989.6讲师,西北大学地质系。

1989.6-1990.12访问学者,法国科学技术中心蒙波利埃地质与地球物理中心(Centre Geologique et Geophysique du CNRS a Montpellier, France)。

1991.1-1991.7 博士后,法国埃尔夫(Elf)石油公司波城(Pau)勘探开发研究院及法国科学技术中心蒙波利埃地质与地球物理中心(Centre Geologique et Geophysique du CNRS a Montpellier, France)。

1994.5-1996.5 博士后,法国科学技术中心与蒙波利埃第二大学地质流体-盆地-水联合实验室(GeofuidesBassins EauURA 1767, CNRS et U. Montpellier II, France)。

1996.7-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三、研究方向

石油地质学基础;沉积盆地模拟方法;盆地异常流体压力;油气运聚成藏动力学。

四、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深层油气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预测”课题“深层油气、非常规天然气成藏规律与有利勘探区评价技术”。

2、国家973项目课题,“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分布模式”。

3、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合作项目,“哈得逊油田古油藏油气调整数值模拟及调整机理研究”。

4、延长油田公司合作项目,“伊陕斜坡东南部页岩气成藏模式研究与富集区评价”。

5、中石化胜利油田西部中心,“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油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

五、发表论文情况

1Luo Xiaorong, 2011. Si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thway heterogeneity of secondary hydrocarbon migration. AAPG Bulletin, v. 95, no. 6, pp. 881–898.

2Luo X. R. , Yan J. Z., Zhou B., Hou P., Wang W, and Vasseur G., 2008.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oil losses during migration, Part II: measurement of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in migration pathways.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Vol. 31(2), April 2008, pp 179-190

3Luo Xiaorong, Wang Zhaoming, Zhang Liqiang, Yang Wan, Liu Loujun. 2007. Overpressur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in a Compressional Tectonic Setti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NW China. AAPG Bull. V91(8): 1123~1139.

4Luo Xiaorong, Yu Jian, Zhang Liuping, Yang Yang, Chen Ruiyin, Chen Zhankun and Bo Zhou. 2007. Numerical Modeling of Secondary Mig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Chang-6 Member of Yanchang Formation (Upper Triassic), Longdong Area, Ordos Bas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 D: Earth Sci, 50 (Supp. II): 91~102. 罗晓容, 喻健, 张刘平, 杨飏, 陈瑞银, 陈占坤, 周波,2007. 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 37(增I):7382. ?

5罗晓容2004,断裂成因他源高压及其地质特征,地质学报,78(5)641~648.

6Luo X. R. and G. Vasseur, 2002, Natural hydraulic cracking: numerical model and sensitivity stud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V. 201, 431~446.

7Luo X. R., G. Vassuer, A. Pouya, V. Lamoureux-Var, A. Poliakov, 1998,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of porous media applied to the modelling of compaction at basin scale,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V. 15, p. 145~162. 

8Luo X R, Vasseur G. 1997, Sealing efficiency of shales. Terra Nova, 9: 71~74.

9Luo X. R., Vasseur G., 1995, Modelling of pore pressure evolution associated with sedimentation and uplift in sedimentary basins, Basin Research, Vol.7, p.35~52.

10Luo X. R., Vasseur G., 1992, Contributions of compaction and aquathermal pressuring to geopressure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m. Assoc. Petrol. Geol. Bull., Vol. 76, p. 1550~1559.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孵化大厦1号楼

联系人:赵老师      电话:0459-6505410     邮箱:zzzdqpi@sina.cn

Copyright © 2019 东北石油大学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